每年夏天,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各地频发的溺亡悲剧。往往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鲜活的生命就离开了人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2万人死于淹溺,这意味着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成为“头号杀手”。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地抢救可以改变预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反射性喉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急状态。从水中救出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者称为近乎淹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骤停者称为溺死。淹溺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第三位死因。规范的急救操作,有助于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有助于增添安全保障。那么,对溺水者应该如何科学施救呢?
淹溺的发病机制
人淹没于水中不能呼吸导致缺氧,进而被迫深呼吸。这时候大量的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止气体交换,引起全身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发生机制,淹溺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根据浸没介质,淹溺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冷等)引起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溺水者的10%。湿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病人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湿性溺水约占溺水者的90%。
淡水淹溺可导致肺不张。大量淡水迅速进入血循环,致血液稀释及溶血,血钠、氯化物、钙浓度降低,死于心室颤动、心力衰竭、脑水肿。海水淹溺时,由于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的钙盐和镁盐,为高渗性液体,使大量液体从血管腔渗出到肺泡将体液吸出,产生严重低血容量及血液浓缩,血钠、氯化物和镁浓度增加,死于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
淹溺的临床表现
1.轻度淹溺:
精神紧张、频繁咳嗽,但神志清楚,血压可有轻度升高。
2.中度淹溺(落水时间1—2分钟)
头痛、视物模糊、剧烈咳嗽、胸闷及胸痛、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呼吸表浅、缓慢、不规则,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
3.重度淹溺(落水时间3—4分钟)
昏迷或抽搐,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冷水淹溺者可有低温综合征。
神志改变明显,有昏睡、昏迷、抽搐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偶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胀,四肢厥冷,有时伴有头、颈部损伤。
有确切的淹溺史,或伴有下列症状:面部肿胀、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腹部膨隆,胃内充满水呈胃扩张,即可诊断为淹溺。
淹溺的常见原因
心理原因:部分人怕水心理严重,遇到水以后惊慌失措、四肢僵硬容易导致溺水;还有些人好奇心重,不当心突然落入水中容易导致溺水;还有赌博比拼,过于逞强好胜也容易导致溺水。
生理方面:会游泳的人潜水时间过长,产生缺氧窒息容易导致溺水;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原因去游泳而导致溺水;寒冷疲劳和用力不当在水中容易发生肌肉痉挛,容易导致溺水。
病理原因: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精神病、癫痫病,下水之后疾病复发容易导致溺水。
技术原因:人突然呛水之后不会调整呼吸容易导致溺水;在水中打闹玩耍的时候,被人按压在水里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溺水;入水的方式不对,意外受伤容易导致溺水。
监管原因:误入深水或漩涡中;游泳场馆的管理不规范,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淹溺现场急救原则
时间就是生命。从临床经验来看,发生溺水后5分钟内进行及时有效救治,生还比例高达50%以上;6分钟后,死亡率直线上升;10分钟以上,脑死亡概率达到100%。溺水现场急救采用心肺复苏术(CPR),遵循ABCD原则,即按照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s)和除颤(defibrillation)的顺序急救。
以下现场急救步骤一定要牢记:
检查反应
拍打双肩,观察溺水者是否能说话,是否有眨眼和肢体运动。
呼叫援助
呼喊求援,拨打120电话,并获取除颤仪(AED)。
开放气道
侧头迅速清理口鼻内的污水和泥沙,仰头提颊开放气道。
判断呼吸
5—10秒内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溺水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以免因呕吐导致堵塞气道而窒息。
人工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有濒死样呼吸,应尽快给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地起伏运动。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对人工呼吸没有反应者,立即开设30:2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使用AED
迅速擦干胸前皮肤,AED开机,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重复ABCD步骤
重复CPR与AED操作直至120急救专业人员到达,如果患者出现明显肢体活动则停止CPR并检查呼吸是否恢复。如呼吸恢复正常,将患者置于侧卧位。用保温毯给患者保暖避免失温,并持续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校对/李英卓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 刘淑梅)
[责任编辑:杨景茹]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