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近30cm ,香港航天科技(01725)再次显现了火箭般的上涨速度。
(相关资料图)
5月10日,香港航天科技高开高走,盘中一度涨超35%,近乎傲视整个港股市场。截止收盘,其股价大涨28.92%,报于9.94港元,换手率为21.58%,成交额达6.3亿港元,最新总市值为30.71亿港元。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香港航天科技这一“太空概念股”而言,股价暴力拉升似乎还是“家常便饭”的事。2022年12月06日其股价甚至暴涨了超65%,2023年整个2月份股价便累涨超120%,期间2月3日、15日则分别大涨22%、18%。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众所周知,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极具科技力的航天航空事业显然是一个超具想象力的题材,而这无疑也给相关概念股提供了较为可观的上行空间。
诚如所料,此次香港航天科技股价的强势上涨似乎也与其航天业务的布局不无关系——日前,香港航天科技与美国RBC Signals签署合作,将为美国RBC Signals提供全球卫星通讯地面站网络服务。 通过这一业务布局,香港航天科技也完成了商业卫星服务闭环的有效验证。
但结合其近年来的财报来看,目前该公司的航天业务还未实现盈利,如此反差之下也不禁引起外界的疑惑——香港航天科技的基本面能否撑起如此夸张的涨势?
当“印刷电路板商”跨界做起了航天业务
据悉,香港航天科技成立于2003年,前身为“恒达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印刷电路板组装(PCBA)及全装配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业务的公司。
虽然主要是从事印刷电路板组装业务,但并不乏香港航天科技有一个“航天梦”——2021年4月,香港航天科技以约2.87亿港元收购恒达科技63.75%股权实现借壳上市,并从此更名为“香港航天科技”。
更名的契机下,香港航天科技也顺势开启布局航天业务的旅程。2021年6月,香港航天科技宣布进军航天业务,先是入住香港先进制造业中心,再是着手打造香港第一个卫星制造中心和面向卫星星座的卫星测控中心,正式开始跨界布局航天业务。
这一两年,香港航天科技更是在航天业务布局上加码不断。2022年9月,香港航天科技与D-Orbit S.p.A.(D-Orbit)就战略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同年10月与Silver Rock Group Ltd(Silver Rock)签署,内容有关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建立商业卫星制造中心,11月又牵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就有关卫星制造、卫星数据、航天产业供应链等方面的开展全方位合作。
进入2023年,香港航天科技依然不遗余力推进航天业务。1月,香港航天科技与非洲吉布提政府及Touchroad订立谅解备忘录,公司与Touchroad将成立一间项目公司,计划将于今年3月与吉布提共和国签订正式合约后开展建设吉布提国际商业太空港。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深圳港航科与北京零重订立一份有关“一箭三十星”项目的合约。根据合约,北京零重将为集团承接30颗卫星的发射与在轨交付项目的总体协调服务。
而将目光聚焦到该公司最新布局上,即香港航天科技与美国RBC Signals签署合作。5月5日,公司与美国RBC Signals签署合作,提供全球卫星通讯地面站网络服务。对于此,香港航天科技认为,此举有利于与该等公司和组织建立进一步的航天业务合作,并有可能提高公司作为航天业务服务提供商的经济效益及全球声誉。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航天科技将为其提供包括卫星下行链路支援服务及卫星上行链路支援服务,同时还包括基础级和优先级两者支援服务类型。其中,优先级卫星支援服务意味着卫星服务不会被其他RBC客户挤下线,并将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提供,优先级卫星支援服务保证在传送前至少提前48小时进入预定锁定服务期。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与RBC签署合作为下游客户提供卫星通讯服务,这也意味着香港航天科技进商业卫星版图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即完成商业卫星服务闭环。
据悉,通过不断加码航天业务,香港航天科技目前已经完成了从卫星研发、制造、建立基地中心、到发射升空成功组网,再到如今开始为下游需求客户提供卫星通讯服务一整套商业卫星服务闭环,而这或许也是吸引众多投资者视线的关键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香港航天科技的航空业务版图愈发清晰,服务能力日渐醇熟,但但由于该项业务仍处于投资扩张阶段,因此该业务仍未实现真正的盈利,这对于其股价能否保持长期上涨力,依然是一大考验。
“差钱人意”的业绩,涨势难以为继?
当然,除了公司后续成长力是检验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原因之外,在二级市场业绩向来也是最好的“试金石”。
纵观香港航天科技近几年的业绩表现可知,其基本面却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大上”。
营收方面,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5.48亿元、6.50亿元、6.35亿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航空业务仍未实现真正的盈利,这也意味着目前该公司收入的“顶梁柱”依然还是电子制造服务业务(EMS业务)。按业务类型来看,公司的电子制造服务业务可分为两个分部,分别为PCBAs业务、全装配电子产品。2022年,该公司PCBAs业务录得收入为4.95亿元,占比76.15%;全装配电子产品录得收入为1.40亿元,占比达22.05%。
(数据来源:香港航天科技财报)
盈利方面,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0.53亿元,-1.54亿元。可以看到,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由2021年的由盈转亏,再到2022年的亏损额进一步拉大,这也间接暴露了香港航天科技不甚理想的盈利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亏损额不断扩大,再加之不断推进航天业务,香港航天科技的现金流开始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资产负债率也逐步高企。
据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79亿元、0.92亿元、0.42亿元,逐年减少。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流动负债则逐年走高,2.93亿元、4.42亿元、6.23亿元,同期流动资产则分别为4.35亿元、4.97亿元、5.51亿元,从中不难窥出其流动资金紧张的状态。
除此之外,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高达56.20%、68.91%、78.52%,偿债压力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choice)
总体来说,结合上述业绩表现来看,不难发现,香港航天科技的基本面“含金量”不高。而这也意味着,没有业绩作为支撑的上涨,一般皆是“昙花一现”的短期效应。而透过其布局的动作来看,此次股价暴涨,更多的也是“太空概念”题材带来的炒作效应,同时这也警醒着投资者,这是一家买卖风险较大的股票,短期暴涨带来的也可能是暴跌,稍有不慎,面临的就是割肉或套牢的结局。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