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算“生态账”走“绿色路” 浏阳烟田焕新颜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发布时间:2023-05-09 17:21:22 分享至:

既要鼓起烟农的“钱袋子”,也要算好“生态账”。

最近,浏阳广袤的烟田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烟用地膜高效回收,杜绝了“白色污染”;绿色防控,构建起了烟叶病虫害防治的绿色屏障;科学种植,让烟叶吃上“营养餐”,土壤肥力“更均衡”。

地膜回收利用,不留污染在田间


【资料图】

随着气温上升,烟农们要及时把覆盖的地膜揭开,增强土壤通透性,以便土壤中多余水分的挥发,提高自然降雨和肥料的利用率。

“这些揭下来的地膜可不能乱丢,都要集中打包,送到集中点统一处理。”日前,种了20多年烤烟的中洲村烟农邓床金麻利地将一条条地膜揭起,塞进一旁的编织袋里,准备送到集中点进行回收。

“哪怕种一百亩烟,我们也不会留半米废弃地膜在田里。”邓床金说,这可不是夸口,在烟草部门的大力宣传下,烟农们早已意识到,地膜的回收再利用,就是为乡村美贡献力量。“此外,种烟乡镇、烟草站、合作社每年都会成立三方验收组,对烟田地膜回收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回收不到位、随意丢弃地膜的现象,将核减地膜补贴。”

浏阳市烟草专卖局沙市烟叶生产收购站烟叶技术员曾德武介绍,一亩烟田要用6—7公斤地膜。目前,浏阳的烟叶种植面积达6.4万余亩,每年需要回收的废弃地膜量达400多吨。

因此,在把经济账算好的同时,也要算好“生态账”。从2018年开始,一场针对烟用地膜的回收再利用攻坚战全面打响。

今年,浏阳市烟草专卖局布局了40个地膜临时集中点。截至目前,已回收4.8万余亩烟田产生的废弃地膜。这些地膜在集中回收后,经过清洗、熔化、塑形等工序后,便可再次成为优质的塑料原料,循环再利用。

“在推行地膜回收之前,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废弃地膜,影响村容村貌的同时,还会污染水土、堵塞沟渠。”中洲村党总支副书记卜鹏说,自地膜统一回收工作全面铺开以来,随意丢弃地膜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善,“烟区的环境好了、乡村美了,烟草专卖局办了件大实事。”

“营养餐”+“绿色防控”

提高烟叶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完成揭膜培土后,烟农们紧接着就要对烟田进行追肥。但在浏阳,即使是同样品种的烟叶,在不同区域使用的肥料也不尽相同。

浏阳市金诺烟叶专业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刘福端介绍,每年冬闲时期,市烟草专卖局的技术人员就会来到各种植烤烟的乡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理念,为烟叶精细化订制“营养餐”。

精准施肥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施肥方式带来的烟株营养不均衡问题,也能科学把握施肥的“度”,避免给土壤乱吃“保健品”,导致土壤板结等“副作用”,可谓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

除了要让烟叶“吃好”,还要着力提升烟叶的“免疫力”。近年来,浏阳市烟草专卖局大力推进诱捕器、蚜茧蜂在烟田的应用,构建烟草病虫害防治的绿色屏障。在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有力维护了生态环境。

“这些诱捕器内放置了吸引害虫的性诱剂,因此一些危害烟叶的害虫往往会自投罗网。”如今,漫步在浏阳的烟田间,一个个瓶状的烟叶害虫诱捕器如“排兵布阵”一般被放置在烟田周围。

曾德武介绍,这些小装置,却发挥着大作用,让虫害无法再“为非作歹”,“加上此前组织投放的蚜茧蜂等虫害‘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绿色发展任重道远。执科学之“尺”,为烟叶生长和烟田“量体裁衣”,巧用生物技术以虫治虫,都是烟叶绿色种植、绿色生产的缩影。

浏阳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浏阳烟草将持续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造福广大烟农的同时,让“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浏阳烟叶的新名片。( 刘谢禹、邱伏龙)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